logo

公司新闻

2023-09-04
777永利总区说 | 血栓类疾病模型的制备与药效学评价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477

图片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相互拮抗,使血液呈液体状态完成全身的血液循环[1]。但机体凝血和抗凝血系统功能在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外伤和感染时会发生紊乱,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紊乱和凝血反应异常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通常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但常以某一因素为主[2]。在血栓性疾病中,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心肌梗死、肺栓塞以及手术或外伤后引起的各种动静脉血栓等。这些血栓性疾病涉及多学科并且发病率高,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建立临床相关性高、稳定性高的血栓类动物模型,对于支持和促进血栓性疾病治疗的药物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通常,按照造模血栓的位置,可分为体外、半体内和体内三类血栓模型。其中每种模型都有特定的应用范围,需按照具体的研究目的和药物作用机制选择适合的模型。本文将对目前抗血栓药物的非临床药效学研究的主要评价模型进行介绍。






一、体外血栓模型

采集动物的新鲜动脉血液,用枸橼酸钠抗凝,制备血栓,试验前需用PBS对血栓进行充分洗涤至无明显红细胞掉落。选取合适的反应体系将药物和血栓孵育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液进行OD值测量,以OD值的高低反应溶栓效果(图1)。


640.png

【图1】阿替普酶在体外血栓模型中的溶栓效果






二、半体内血栓模型

半体内血栓模型采用的是大鼠动静脉旁路模型。大鼠麻醉后仰卧姿势固定,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然后取一根用生理盐水浸泡满的聚乙烯套管(由三段聚乙烯管制成,在中间管放入放置一根5cm长的丝线),一端先插入左侧颈总动脉,另一端插入右侧颈外静脉,丝线固定。动脉端用动脉夹夹住,打开动脉夹后血液从右侧颈总动脉经聚乙烯管返回左颈外静脉形成血流回路[3]。血流中的血小板接触旁路循环中的丝线粗糙面时,可发生黏附、聚集,环绕丝线表面形成血栓。可于动静脉旁路开通之前或之后给予药物,以丝线附着的血栓湿重和干重评判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图2)。


640 (1).png

【图2】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





三、体内血栓模型

3.1

机械诱导法

是指用微型刮匙、银针等器械刮伤血管内膜,使内皮下细胞外基质裸露促使血小板与胶原接触而被激活和粘附,启动凝血过程导致血栓形成。通常采用家兔,麻醉后分离股动脉用微型血管夹夹住上下两端,中间留一定长度的血管,然后用微型刮匙搔刮血管内膜,术后24 h即开始有血栓形成,以血栓重量为评价指标[4]

3.2

电流损伤法

直流电刺激血管壁时引发氧自由基形成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内膜变得粗糙不平,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在静脉血管及动脉血管中均适用,包括颈动脉、下腔静脉等。实验大鼠麻醉后,钝性分离其右侧颈总动脉约15mm长,将血流检测探头钩在动脉的远心端上,刺激电极钩于近心端动脉内膜上刺激,血栓阻断动脉血流后血流骤降,记录从电刺激开始到血流骤降所需时间即为血栓形成时间。

3.3

光化学诱导法

本法系将光敏物质,如虎红B、荧光素钠等,注射入机体后在特定波长光线的照射激发下,光敏物质产生单态氧继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白细胞附壁激发血小板粘附、聚集而形成血栓。光化学法可以用于建立脑血栓模型和冠状动脉血栓模型等。麻醉大鼠后经左侧颞部入路,于左眼外眦和左耳外耳道连线上作一垂直的长约2cm的弧形切口,分离颞肌去除颧弓,撑开下颌关节,在卵圆孔前上方用颅骨钻磨薄颅骨,拆开后即可见大脑中动脉(MCA),静脉注射虎红B用激光MCA可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可通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脑梗死面积评价。冠状动脉血栓模型是在呼吸机的辅助下,开胸暴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连接心电图监测梗死情况,注射光敏物质后激光照射,ST段抬高0.1 mV时表明血栓形成,心肌已经缺血,可以通过心脏超声和TTC染色评价[5]

3.4

化学药物诱导法

是指使用一些特殊化学试剂(FeCl3、胰蛋白酶、过氧化氢等)使血管内膜受损而形成血栓。其中常用的是FeCl3血栓形成法,此方法易操作、重复性好,形成的血栓结构接近于人类自发形成的血栓结构,对进一步的研究有着显著的意义。小鼠的颈动脉血栓模型和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常用FeCl3损伤,以浸满FeCl3的小滤纸片敷在血管上方损伤血管,同时进行血管血流检测(图3)。FeCl3还可用于脑血栓模型,分离MCA的方法同光化学诱导法,暴露MCA后敷上浸满FeCl3的小滤纸片15min可造成脑缺血,可通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脑梗死面积评价。


640 (2).png

【图3】FeCl3诱导的小鼠颈动脉血栓模型

3.5

手术法

手术阻断血流后,受阻的血小板与局部形成的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加上缺氧受损的内皮细胞引发的内源性凝血系统,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实验大鼠开腹后分离下腔静脉,于左肾静脉下方用丝线结扎下腔静脉,然后缝合腹腔。结扎后2~6h形成血栓,取出血栓烘干后称量血栓质量,以血栓质量或血栓形成百分率作为评价指标。


结语

血栓类动物模型在探究凝血机制以及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支持血栓性疾病治疗的药物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成熟的动物血栓模型,鉴于每种血栓模型都有其独特特点,因此在选择和应用血栓动物模型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例如,电流损伤法适用于作动脉血栓的研究,结扎法则适用于作静脉血栓的研究,机械损伤法在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中均适用。对于研究脑血栓栓塞,可以选择FeCl3血栓形成法和光化学法。


777永利总区医药的心脑血管药效学研究平台配备科学、先进的仪器设备,有多名经验丰富的专题负责人,在模型构建和药效学评价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项目申报经验,能够提供全面的血栓类动物模型的药效评价以及相关的机制探究服务。


上下滑动查看

参考文献:

[1] Rosendaal FR. Causes of venous thrombosis[J]. Thromb J, 2016,14(Suppl 1): 24. DOI: 10. 1186/s12959-016-0108-y.

[2] 杨光华.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47

[3] 张友恒,刘佳慰,程小桂.川续断皂苷Ⅵ对大鼠颈总动静脉旁路血栓作用研究[J].今日药学,2020,30(08):530-533.

[4] 陈铁军,陈瑞芳,果杰.一种家兔股动脉血管内制作血栓模型的简便方法.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714(2):33-34

[5] 郝春华,王维亭,宋书辉等.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冠状动脉血栓模型的建立和应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28(01):143-146.




武汉科技 | 黑胡椒提取物 | 陕西智能机床研究院 |